新闻中心
严以律己,防微杜渐
来源:海俊公司 | 作者:xinhaijun | 发布时间: 2015-08-11 | 40010 次浏览 | 分享到:

(公司党委中心组学习集团公司党委“三严三实”专题讲座)

主讲人:李召锡


20143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在谈及“推进作风建设”时,他提到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三严三实”,即“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央决定今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随即,国机集团、中国海航集团在全系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今天,公司党委中心组围绕“三严三实”中的“严以律己”,组织一次学习。

什么叫“严以律己”?就是要遵纪守法,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勤于自省,为政清廉。现就这几方面阐述如下:

一、注重学习,提高修养

品德修养是遵纪守法的基础。所谓“德”,就是按照做人的规律行事。品德修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道德经》说“厚德载物”,《论语》将它归纳为“礼义仁智信,温良恭俭让”,《孟子》把它说成“养浩然正气”。古人崇尚“先做人,后学艺”,因此,古人的启蒙读书如《三字经》是告诉孩子们如何做人。

道德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人性向善的自我规范和自我改造的过程。此过程是一个曲折而反复的过程,甚至需要忍受精神的、肉体的痛苦和磨难,然而人的成熟和完善正是在与自我搏斗过程中实现的。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共产党员,尤其是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近些年,我国的物质文明大幅提高,但令人堪忧的是道德水平有所下降。这种道德水平的下降不仅仅体现在社会整体水平上,也体现在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身上。许多领导干部违法乱纪,肆意妄为,受到了法律的严惩,所以党员领导干部更应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培养所谓的“浩然正气”。

二、心存敬畏,防微杜渐

敬畏之心是一种至高的心灵境界,是一种自律。所谓“敬畏”,包含三个方面,即敬畏法律和组织纪律,敬畏手中权力和敬畏群众。

1、敬畏法律和组织纪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这一告诫再次明确了一个道理:侥幸非常道。靠侥幸过日子,迟早要跌跟头。不论做官还是做人,都是如此。毋庸讳言,由于偶然因素的作用,有的腐败分子长期没有被揭露,没有受到相应惩罚,但偶然是例外,必然是常态。所以古人说“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曾对臣下说过“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一个人的犯罪会使几代人抬不起头。再说,一个人为了一点私欲,整日在恐惧中度过,生活质量岂不跌入低谷?

明代吕坤曾说过“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也就是说,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能在赞扬声中保持清醒,在奉承声中保持自警,在诱惑面前保持坚贞。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有如履薄冰之忧,才不敢有忘乎所以之举,努力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官。

无可置疑,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都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也是党员中出类拔萃的精英,并且这些成绩都是靠个人奋斗一步一步取得的,但如果居功自傲,平时不持续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提高,目中无法,行私舞弊,那么终有一天会得到惩罚,断送自己的远大前程。这种惨剧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所以每名党员领导干部要防微杜渐,时刻不要忘记“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即组织纪律和法律。

2、敬畏手中的权力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严以用权的要求,必须始终保持自觉抵制特权思想的定力。所谓定力,是人们在处事过程中把握和实现预期目标的意志力。有了定力必“胸中器局不凡”,刚毅执着,志在必成,否则“胸中先乱,何以临事?”要想做到此,首先,树立正确权力观。权力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具体行为。树立正确权力观,应明确权为民赋、权为民用、利为民谋、为政不私等道理,切实破除“官本位”等特权思想,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其次,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反对特权,坚持依法办事,推进依法治国,是宪法和党章的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带头依法办事,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三,对权力保持敬畏之心。为政之要,贵在廉洁;为官之要,贵在官德。领导干部加强修养和陶冶情操,关键是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始终保持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警觉性,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制,内省于思,勇于自我批评。

3、敬畏群众

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要掌好权,用好权,就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只有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群众批评意见的意识,并坚持在工作中改正错误,才不会让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滋长蔓延。

正因为权力是人民给与的,所以古人很早就明白领导干部与百姓的关系。荀子在《王制篇》中说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纵观历史,许多朝代的更替都是长期积累民怨而导致的。所以,一个好的领导干部必须对历史和群众有所畏惧,否则必然自食其果,身败名裂。敬畏百姓是一种态度。百姓是天,百姓是地,没有老百姓,领导干部什么都不是。

 三、慎独慎微

1、谨言

君子慎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个君子时)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做了再说出来(这就能够算是一个君子了)。”

★子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礼记》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往往不先说话(而是先干实事),而小人却先说些大话(不一定干出实事来)。”

多言不如少言,少言不如实干。-—(谚语)

2、慎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 ---《孝经》

3、慎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译文】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而小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什么坏事都敢干。

静坐当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增广贤文》

“暮夜却金”: 东汉时期,太守杨震为人正直,清正廉洁,从来不收受别人的贿赂。受他举荐的昌邑县令王密趁着夜色,给他送去10斤铜。杨震十分不高兴,王密说夜深人静没人知晓的。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不能收这不义之财。”

4、慎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太子少傅箴》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可见,朋友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选择朋友就是选择自已的前程、命运和行为。对交什么朋友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明学者苏宾把朋友分为益友、畏友、昵友、贼友,益友就是友多闻,学识渊博,交这种朋友于已有益;畏友就是友直友谅,正直诚实;昵友就是酒肉朋友;贼友就是谄媚逢迎,溜须拍马之人。党员领导干部均有一定的权力,朋友甚多。在交友方面一定要慎之又慎,好的朋友会帮助你成长,坏的朋友会拖你下水。

四、勤于自省

1)学会反省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弟子规》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

2)知错就改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列传》

3)正确认识自己

不要惟我独尊,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老子曰:“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道德经》

五、为政清廉

从古到今,为官者公正廉洁,必然会受到百姓的拥戴和官吏的敬畏。在新时期,领导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慎独慎微、公道正派、为政清廉,既是执政为民的客观要求,又是其做人、为官应有的修养和品德。

领导干部保持艰苦朴素的好传统,就能抵制腐化堕落、贪图安逸的生活方式,自觉地节制个人私欲,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古人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似水,不遏则滔天。”领导干部,要常怀一颗敬畏之心,敬畏党纪国法的尊严威信,敬畏百姓的利益希望,敬畏个人的道德操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能“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总之,“严以律己”不仅是党中央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所有党员的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同时修身养性,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见贤思齐,慎独慎微,廉洁奉公,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先进典型
党的建设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