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非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
本报达累斯萨拉姆3月25日电 (记者杜尚泽、倪涛)正在坦桑尼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在达累斯萨拉姆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题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重要演讲,总结中非友好关系发展历史经验,全面阐述新时期中非共谋和平、同促发展的政策主张(演讲全文见第二版)。
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中非人民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相互支持和帮助,努力实现我们各自的梦想,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当地时间上午10时35分许,习近平抵达中国援建的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时,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在大楼前迎接。
会议中心千人大会议厅宽敞明亮、座无虚席。两国元首步入时,全场起立欢迎。在中坦两国国旗映衬下,习近平和基奎特走到主席台中央,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基奎特首先致辞,他盛赞坦中、非中传统友谊,强调坦中关系牢不可破,坦桑尼亚愿继续同中国和非洲国家一道,坚定致力于促进坦中、非中友好合作关系发展。基奎特邀请习近平发表演讲。
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习近平发表重要演讲。
习近平表示,这是我担任中国国家主席之后首次访问非洲。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兄弟的坦桑尼亚人民和非洲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习近平指出,中非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和非洲老一辈政治家共同开启了中非关系新纪元。从那时起,中非人民在反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中,在发展振兴道路上,相互支持、真诚合作,结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兄弟情谊。今天,中非关系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双方成立了中非合作论坛,构建起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的友谊和合作,已经成为中非关系的标志,在国际社会传为佳话。
习近平指出,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非关系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非关系的本质特征是真诚友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中国为非洲发展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更感谢非洲国家和非洲人民长期以来给予中国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非关系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习近平强调,当前,中非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非洲雄狮正在加速奔跑,中国也继续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推进中非合作是双方人民共同心愿,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新形势下,中非关系的重要性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双方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中方发展对非关系的力度不会削弱、只会加强。
第一,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我们始终把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础,这一点绝不会因为中国自身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而发生变化。中国将继续同非方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相互支持。中方真诚祝愿并坚定支持非洲联合自强,推动非洲和平与发展。
第二,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只要是中方作出的承诺,就一定会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中国将继续为非洲发展提供应有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帮助。
第三,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中非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我们要更加重视中非人文交流,积极推动青年交流,使中非友好事业后继有人。
第四,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中方坦诚面对中非关系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加以妥善解决。
习近平强调,中国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但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都把非洲国家当作自己的患难之交。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离不开非洲,世界和非洲的繁荣稳定也需要中国。
习近平的演讲引起全场强烈共鸣,大会议厅内多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演讲开始前,现场举行了会议中心交接仪式,习近平将象征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竣工的金钥匙交给基奎特。
上午,习近平还在基奎特陪同下,参观了中坦友谊50年图片展。展览生动再现了两国历代领导人友好交往以及各领域合作成果。坦桑铁路、中国医疗队员为当地患者治疗、中国农业专家帮助当地农民种植水稻、坦桑尼亚人民传递北京奥运会圣火……一幅幅图片使人感受到中坦深厚传统友谊。
彭丽媛、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参加上述活动。
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
——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
尊敬的基奎特总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哈巴里!哈巴里!今天,能够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同各位朋友见面,感到十分高兴和亲切。
这是我担任中国国家主席之后首次访问非洲,也是我第六次踏上非洲大陆。一踏上坦桑尼亚这片美丽的土地,我就感受到了坦桑尼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热情奔放的友情,坦桑尼亚政府和人民举行了特殊的隆重欢迎仪式。这不仅是对我和中国代表团的重视,更体现了中坦两国和两国人民深厚的传统友谊。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在座各位朋友,向兄弟的坦桑尼亚人民和非洲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我还要感谢基奎特总统和坦桑尼亚政府为我这次访问所作的精心安排和热情接待!
坦桑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坦桑尼亚人民有着光荣传统,为非洲人民赢得争取民族独立、反对种族隔离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在基奎特总统领导下,坦桑尼亚政局保持稳定,建设事业蒸蒸日上,在非洲和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为你们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衷心祝愿兄弟的坦桑尼亚人民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来到非洲,总有两个突出印象。一是常来常新,每次非洲之行都能深切感受到这片大陆的新发展新变化,让人欢欣鼓舞。二是热情似火,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友好情谊,就像非洲的阳光那样温暖热烈,让人难以忘怀。
非洲有句谚语:“河有源泉水才深。”中非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和非洲老一辈政治家共同开启了中非关系新纪元。从那时起,中非人民在反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相互支持、真诚合作,结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兄弟情谊。
今天,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关系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双方成立了中非合作论坛,构建起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各领域合作取得显著成果。2012年,中非贸易额接近2000亿美元,中非人员往来超过150万人次。截至去年,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50亿美元。今年是中国向非洲派出医疗队50周年,50年来累计派出1.8万人次的医疗人员,诊治了2.5亿人次的非洲患者。
非洲人民也给了中国人民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在达累斯萨拉姆传递过程中,坦桑尼亚人民像欢庆自己的节日一样,载歌载舞迎接奥运圣火,喜庆的画面深深定格在中国人民的脑海中。
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非洲国家纷纷伸出援手,有的国家自己也不富裕、人口不到200万,向地震灾区慷慨捐出200万欧元,相当于人均1欧元,这份情谊让中国人民备感温暖。
我们双方不断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有力维护了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的友谊和合作,已经成为中非关系的标志,在国际社会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