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路子。主要负责同志抓改革,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握好方向盘,清晰掌握改革的目标要求和重点。要在学习领会中央精神上先行一步。对上级的文件、意见,必须一字一句地用心研读、揣摩,弄清“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准确全面地把握深化改革的战略意图。要从实情出发,吃透上情、摸清下情、了解外情、把握内情,善于将上级精神、他山之石和本地的实际有机结合,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努力把工作思路谋“准”、工作举措谋“实”、工作标准谋“严”。
开对方子。主要领导同志要致力于找“病灶”,抓“要害”,坚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改革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开出实打实的药方。习近平指出:“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
二、抓调研
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主要领导同志要把调研贯穿改革全过程,做到重要情况、矛盾问题、群众期盼心中有数,对改革举措成效如何,要刨根问底,掌握实情。中央深改组第三十三次会议指出:“要抓调研,既搞清楚改革要解决什么问题,又善于从基层和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拿出来的方案要有底气、接地气,对改革实施过程要注意跟踪、掌握实情。”
搞清楚改革要解决什么问题。“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改革的重要目的。习近平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问题有大有小、有真有假、有虚有实。主要领导同志要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真问题、实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习近平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善于从基层和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指出:“要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他强调:“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